【中國教育報】科技創新賦能教育創新

媒體聚焦|2019-04-27 00:00

近來,創新無疑是全世界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各國都在積極尋求以創新驅動改革發展的強國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發展,在多次講話和論述中反覆強調創新,內容涵蓋了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以及在理論、制度上如何創新等。


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重要性


在創新的諸多方面中,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地位和作用較為突出,空間也很廣闊。前者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動機」,是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後者則是科教興國戰略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人才強國的關鍵路徑。


是教育創新引領科技創新,進而引發社會變革?還是社會變革條件下,科技創新倒逼教育創新?創新不僅是理論問題,更是重大的實踐問題。探究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兩者的關聯,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並開展相關的創新實踐。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始人尼葛洛龐帝在1996年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19世紀中葉的外科醫生穿越到一間現代的手術室,對於手術器械和如何操作手術完全陌生,因為現代科技已經改變了外科醫學。而一位19世紀的教師搭乘時光機來到現代的教室,發現除了課程內容有所不同,他仍可以很快從同行手裡接過教鞭,因為現代的教學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什麼根本變化。


從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科技的飛躍讓人類相斷步入蒸汽機時代和電氣時代。兩次工業革命近200年的時間裡,雖然主流的教學方式幾乎不變,但是伴隨著現代大學的崛起,教學與科研得以結合,科學精神及人文精神成為一種社會思潮,眾多傑出科學家陸續湧現,相繼創造出載入史冊的科技成果。教育成為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因,一些西方國家也因此站上了科技高地。


從20世紀中期開始,人類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創新顯著提速,一些新思想、新理論、新應用逐漸進入教育領域。但在此期間,社會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仍主要集中於能夠滿足大規模、可複製的物質生產活動,教育創新並沒有因科技創新而如火如荼。喬布斯就曾質疑,為什麼計算機幾乎改變了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


教育創新緊迫性空前


直到今天,新的工業革命開始重構人們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社會需要能夠解決複雜問題,具有創新創業思維、意識、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教育創新的緊迫性被提到了空前高度。一方面,前所未有的時代變革和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需要由更廣闊、更深層的教育創新來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創新是教育自身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當外界條件和時機成熟時就會發生。這時,科技創新不僅呼喚教育創新,同時也為教育創新賦能。


一個生動的例子是關於個性化教育的。約2500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而近現代社會發展中,教育的普及性逐步實現,個性化培養卻始終是個難題。如今,難題不再難。以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先進科學技術已經進入教育領域,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正在打破多重壁壘,在全世界範圍內讓個性化教育更容易實現。


可以說,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是「天性」各有不同。科技重在物質的創造和使用,最終服務於人;教育則重在人的培育,讓人能夠藉助科技實現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與教育創新的時間周期與所需條件不同,但兩者在循環遞進中融合互動,就會共同促進社會的進步。


教育創新的發力模式


當下,有了科技創新的賦能,教育創新應當如何在實踐中發力?


我們若將創新的實踐範圍聚焦在教育的基層,也就是以學校為主體,那麼具有完整性、實質性的教育創新就應當是通過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技術應用等的創新,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質。其中,教育模式的創新應當走在最前面,它對應的是學校自身的育人理念和辦學定位。雖然打破「千校一面」,尋求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已成為教育界共識,但目前很多學校仍然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導,沒有通過變革去解決好「怎樣培養出想要培養的人才」這一問題。教育創新的目的是為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這一目的必須藉由「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來達到。當前我們要加快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革的科技創新人才,就應當更加重視創新型人才應當具備的智力和非智力特徵:旺盛的求知慾,強烈的創新意識,開放式、敏捷性創新思維,紮實的技術知識運用和創新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合作意識,深厚的人文底蘊等。這些特徵不是獨立塑造形成的,它們與人的綜合素質和持續發展密切關聯,而個體的獨立思想和個性發展是前提。


混合式教育的時代使命


要解決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混合式教育是最佳選擇。它倡導以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終身發展為中心,將傳統課堂面對面學習與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相結合,教學內容更加開放、全面,以問題為學習起點,課堂以探索活動為主,交互、合作學習成為最主要的學習形式,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全面跟蹤分析學生學習過程及效果,評價更加智能化、精準化、個性化。混合式教育是混合式教學與混合式學習的有機融合,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整體重構。混合式教育模式一旦開始構建,教育者應立即對教育技術和應用進行升級。一方面,新的教育模式需要與之匹配的數字化資源和環境作為保障;另一方面,新技術的應用更有助於學生對科技創新「身臨其境」。


當然,雖然教育技術可以改變教學,也會取代一些原先只能由人來擔負的工作,但它只是輔助教師的手段,教師仍是教育模式精準實施的主導者,對於教學內容的自主性創新也被賦予更高的要求。混合式教學中,教師的直接輔導相對較少,科技創新帶來的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能夠引導和強化學生的自我學習。學生可以自己掌控學習的某些要素,決定學習地點與學習步調,這將促使教育向「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體驗和成長路徑」的方式轉變。


隨著混合式教育從校內的課堂、課程、學科專業外延到校外不同學校或者機構間合作的混合,學校的圍牆也將逐漸消失,學分銀行等新的學習管理模式將使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取百校之長,按需終身精準學習和實現個性化發展。如此,混合式教學將為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不斷積累資源、完善條件,加快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更有力地推動未來的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


教育未來的發展,是以網路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為實踐創新要點,努力實現更加開放、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續的教育。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6月考察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時鼓勵師生:「你們面向未來、代表未來,一定能夠掌握未來。」唯有面向未來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掌握未來的人才。教育創新是時代所趨,是強國所期,是我們必須踐行的使命。


(作者系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黨委書記、校長)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