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教育最高奖学金“华天奖学金”获奖学生系列报道(一)

|2022-11-03 08:46

东软教育最高奖学金“华天奖学金”由著名计算机专家李华天教授设立,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与网络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李华天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将全部心血用于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上。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李华天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东软创始人、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博士,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执行董事、CEO、总裁温涛博士都是李华天教授所培养的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2004年,李华天教授捐献自己的积蓄设立了“华天奖学金”。


2021-2022学年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华天奖学金”的获得者共有4名学生,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在大东软的成长经历。


倪馨彧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2019级学生


主要获奖经历

2020年,“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0年,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东软教育二等奖学金

2021年,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

2020-2021年度优秀团干部、优秀课程助教、十佳科技创新奖

2021年,辽宁省虚拟现实与新媒体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2021年,辽宁省“互联网+”财经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

2021年,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特殊贡献奖、创新创业奖

2022年校级“三好学生”

2022年,“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022年,辽宁省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竞赛三等奖

2022年,第八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三等奖

2022年,辽宁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2年,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 努力迈出的每一步都算数 ”


大东软是我人生路上的转折点。刚入学时,听到优秀的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素养上的差距。大一时,我觉得自己平平无奇,也曾为错失奖学金而懊恼,但是在李春老师和赵雅丹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不断调整,不懈努力,学习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二。这三年来,我通过了英语六级,取得了SAP HANA等认证,从不自信到信心满满,是大东软的培养给了我底气。今年,我获得了学校最高奖学金——华天奖学金,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的肯定。


成长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时第一次参加比赛——“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没有比赛经验就从零开始摸索,从撰写商业计划书到答辩,我花费了很长时间去打磨。过程虽然辛苦,但最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后来再参加比赛,我觉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大二时,我和几位同学在赵雅丹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撰写并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在EI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第三作者)、在国家级期刊发表1篇论文(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发表4篇论文(第二、三作者)。论文聚焦当前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2020年10月28日,在老师指导下,我和团队成员还申请了专利——《一种老年人用防抖动饭勺》。2021年11月,还申请了一项软件著作权——《在线健康适老购物商城应用软件V1.0》。


大一时我也感到过迷茫失落。“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感谢李春老师在我成长道路上为我指点迷津,感谢赵雅丹老师对我科研项目上的悉心指导,感谢财务管理系所有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任说天长海影沉,友朋情比未为深。”感谢挚友李镇宇、高程杰的一路相伴。



倪馨彧与学弟学妹合照


除了学习和科研,我还担任过团支书、助教、助导、楼层长等。期间,我参与策划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我所在的班级也获评了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参与“接种疫苗利己、利人、利国宣传倡导活动”,累计志愿服务100小时。



倪馨彧与志愿服务团队合照


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要把握时光,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要擅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始终相信自己,不断努力、不忘初心。要敢于认可自己,同时也要戒骄戒躁。我觉得相信自己、认可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大家通过不断努力能够成为一个勇敢且坚定的人。“功不唐捐”是我的座右铭,也分享给大家。我坚信所有的付出终将有收获,踏实走过的路才最宽阔。




潘怡润含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2019级学生


主要获奖经历

2019-2020年度优秀团员、学习优胜奖、优秀社团个人

2020-2021学年,东软教育二等奖学金

2020-2021年度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

2021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特等奖

2021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类别国赛三等奖

2021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交互类别国赛三等奖

2021年,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国赛一等奖、三等奖

2021年,英国生态设计奖铜奖两项

2021年,台湾国际大学生年度艺术大赛银奖

2021年,全国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竞赛优秀奖

2021年,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三等奖

2022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2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三等奖

2022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2022年,辽宁省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两项

2021-2022年度优秀团干部



“ 成长在每一次挑战中 ”


2019年,我成为了一名大东软学子。入校三年来,我学习了游戏开发、策划,平面设计、UI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累计获得竞赛奖项23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5项、校级8项。


大学期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大二时加入了HCI工作室。在李想老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很多比赛和项目,收获了很多技能和荣誉。那些准备竞赛作品、撰写计划书、答辩演练的日子十分充实。从通知撰写到发布,再到材料提交和审核以及初赛和决赛预演,参与组织相关榜单赛事学科竞赛的过程收获满满。忙累不可避免,但这确实是我大学生涯中最精彩、奇幻和美好的一段日子。2022年5月,工作室还参与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育元宇宙的工程建设,我和同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负责虚拟解剖实验室的交互程序开发、项目功能逻辑架构的具体实现,让我对当下前沿的元宇宙有了更多了解。


潘怡润含担任活动主持


想要丰富自己就要不断挑战自己。2021年5月,我担任A1展厅解说员及VR中国虚拟现实专业宣传大使,在展品解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022年7月,我参加了健康中国医疗新型交叉学科高峰论坛,同时也与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了相关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收获颇丰。



潘怡润含参加健康中国医疗新型交叉学科高峰论坛


有了之前的项目经验,2022年5月,我与同学在老师帮助下注册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进行虚拟现实系统的开发和相关软件的策划。创业初期,因为欠缺相关知识,项目进度都很慢,让我倍受打击。在老师、联合创始人和其他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对工作方案进行了不断优化。创业过程中,可靠的导师和前辈、团结的队友和坚持的精神缺一不可。我会和伙伴们向共同的理想努力,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转眼间已经大四了,在得知有幸获得华天奖学金的那一刻,大学生活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这三年里,我从懵懂迷茫到坚定自信,要感谢大东软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先进的实验器材。感谢李想老师、张明宝老师在专业及技术上的指导。感谢思想和精神上的引路人王新明老师、张乐老师在生活中给予的引领和关爱。同时也感谢每一位在学习和生活中默默帮助我指导我的老师们,是你们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我!最后感谢每一位给予我信任和支持的朋友。未来已来,将至终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更高处见!



潘怡润含与李想老师合照


这里是我成长蜕变的地方,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大东软!我也要做优秀的“大东软人”,努力践行“精勤博学 学以致用”的校训,朝着我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谢戴润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


主要获奖经历

2019-2022学年东软教育三等奖学金

2019-2020年度三好学生、学习优胜奖

2020年,第十一届蓝桥杯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优秀奖

2020年,第一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物理实验讲课竞赛校级二等奖

2020-2021学年ALPS奖学金

2020-2021年度三好学生、学习优胜奖、科技创新奖、十佳科技创新奖

2021年,第十二届蓝桥杯省级三等奖

2021年,辽宁省数学建模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1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东北赛区一等奖

2021年,东北三省数学建模大赛省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辽宁赛区二等奖

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际H奖

2022年,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校赛校级一等奖



“ ‘内卷’ 是不懈地努力 ”


大学三年,在大东软收获满满。这期间,我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前三,参加了多次专业竞赛,获奖数量有21项。其中,国家级比赛获奖2项、省级比赛获奖8项、校级比赛获奖12项。三年中我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今年还获评了学校最高奖学金——华天奖学金,这让我非常自豪,更深感荣幸。


努力学习的第一步,是学会怎么努力。我觉得自律是做好一件事的“敲门砖”。虽然参加过很多次竞赛,但其实每个时间段我只会聚焦一个目标,不会贪多。我觉得能认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一件很酷的事。打算做一件事之前,第一步我会做好详细的计划表,一旦这个计划列好了就必须如期完成。如果中间被其他事情岔开,那我会自己再挤时间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任务,比如背单词,我会坚持每天打卡。其次,我觉得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是一个可以规避很多错误的好办法。第三,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进行思考,然后再去问老师,这样一个思考过程必须得有,对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数学建模大赛让我明白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是大二下学期的辽宁省数学建模,当时也没有经验,就和队友一起查找资料、建模型,还自学了Matlab和编程。第一次比赛的过程还是比较艰难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喜欢上了数学建模。之后我继续参加了东三省、全国和美赛的数学建模,获得了一些奖项。



谢戴润与火车头合照


比赛并不是枯燥的,也有“惊心动魄”。大三上学期,我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赛区暨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时,队友在连接STM32核心板时,杜邦线直接炸了,火花四溅,把实验室都整跳闸了。当时漆黑一片,只有插电板周围闪着电火花。在成果物测评时,我们打开电源发现核心板没有反应,本以为是排插有问题,就不断插拔测量的电器,最后才发现是连接电源线两端的万用表坏了,只能把万用表取下,将电源线两端重新接上,最后才得以继续测评。虽然出现了这么多意外,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力挽狂澜,最终获得了省级二等奖。


大三时,我担任了智能制造社团副社长。在这里,我的竞赛技能得到了充分提升,还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经验、相互探讨解决技术问题。我和其他社团管理层会经常组织一些答疑活动,和专业人士交流专业知识和竞赛经验。社团给我带来了价值感,在培训过程中也使我积累了大量的竞赛技巧。


我觉得学习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节奏。有了清晰的目标,再努力去实现。有一个词近些年很流行,叫“内卷”,我管这叫不懈努力。回想大学的经历,特别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大东软。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学习资源与平台,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与教诲,感谢大学里结识的朋友们的陪伴和支持!




李想



软件学院2019级学生


主要获奖经历

2019-2020学年东软教育三等奖学金

2020年,第十一届蓝桥杯省级二等奖

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编程竞赛铜奖

2020-2021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 ‘百折千回’ 需要 ‘百折不挠’ ”


大学三年的经历可谓是“百折千回”。大一时,我也曾经迷茫过。直到在大东软校园里遇到了对我影响深远的几位老师,他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了我,让我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那以后,我开始不断调整自己,规划好自己每个学期的目标,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入学以来,我专业学习排名第二。在学习上,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与老师阶段性反馈学习情况。我参加了多项专业竞赛,获得了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3项、校级奖项5项。2021年7月25日,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一项专利,名称是《一种改进Faster RCNN的SAR图像船舶识别方法》。


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项目最开始只是一个我实践学期的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热门歌曲分析》,在褚娜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和团队成员对这个项目进行了不断优化,运用的技术从一开始简单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到后面加入了大数据相关技术和机器学习。这个项目不断改进的过程,让我看到了做一个优秀作品的不易,更让我看到了“打磨”的重要性。



李想与团队成员合照


我在大一学期加入了数据科学社团,协助组织社团培训。因为编程能力比较受认可,后来我接下了社团管理的接力棒。期间,我每周组织社团培训、组织社员开展大创项目,还把培训资料整理成项目指导书,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社团的经历帮助我提升了专业能力,我个人也参加了很多竞赛,获得过“蓝桥杯”二等奖、CCPC编程大赛团体铜奖等奖项。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还完成了校级大创项目——《基于实例分割模型的海面溢油卫星遥感图像识别》。



李想参加暑期实践


印象最深刻的是系里组织的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大赛:通过实践学期项目进行参赛资格筛选,然后联合数据科学社团进行项目改进,最终进行比赛答辩。成为社长后,我开始牵头筹办比赛。从参赛队伍选拔、参赛流程规划、参赛队伍的赛前指导,到邀请评委老师、场地布置,再到现场组织,整个过程对我个人提升非常大。得益于之前参与比赛的经验和老师的指导,整个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


我觉得大学期间获得的每个奖项都很重要,这些奖项是对我不同时期的一种见证。从一开始的个人奖项,到后面的团队奖项,从校级、省级再到国家级,也是我成长过程的一种体现吧!


作为大东软的一份子,我感到非常荣幸。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这三年,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学科竞赛上,我都收获了非常大的成长。我觉得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可能“百折千回”,但是只有具备了“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